榆林转型记,从沙土之困到黑金宝藏,风沙变黄金的蜕变之路

榆林 更新于:2025-09-21 05:07
  • 59年的猪猪
    榆林不靠天吃饭,靠的是把土里的黑金,变成手里的真金。
    以前风沙能埋了自行车,现在风里吹的都是光伏板的反光。
    煤不卖原块了,直接炼成塑料、纤维、汽油,一吨煤卖出十吨价。
    神木人看病不掏钱,孩子上学全免费,钱从哪来?
    矿上挣的,但没捂热就分出去了。
    没人说它“转型成功”,但它悄悄把产业链从地底下,搬到了工厂里,再搬进了实验室。
    中科院的专家蹲在煤化工厂里改配方,本地老板开着豪车去深圳招博士——这地方,不讲情怀,只认实效。
    风电场立在毛乌素边缘,绿树比过去多了三倍,但没人夸环保。
    因为树活了,人富了,钱也留住了。
    西部不是等来的,是人一锹一锹挖出来的。
    榆林不信“资源诅咒”,它信:谁能把黑的变白,谁就能把穷的变富。
    别再说西北没戏,这儿的人,连风都敢当燃料烧。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