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圈刷到这个文件,我第一反应是,榆林学院要改叫榆林大学了。
就这一条,分量有多重,懂的都懂。
以前总觉得,咱们榆林,啥都牛,能源、经济,在全省都排得上号。但一提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好像总差了那么一口气。
现在,这口气好像要提上来了。
市里这次是真下了血本,十条措施,条条都是干货。
砸钱、给地(科创新城的新校区!)、请人、给政策……这架势,不是画大饼,是动真格的了。
说白了,就是要把榆林学院当成“亲儿子”来养,要把它扶上马,再送一程。
支持建科研平台,支持搞博士点。
你品,你细品。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以后咱们榆林,不光能挖煤,还能自己培养最高端的人才。咱们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大学”,读博士。
这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一个城市有没有未来,就看它怎么对待教育,怎么对待年轻人。
一座好的大学,能给一座城市带来的,绝不只是一张名片,那是一整个发动机,是吸引人才的磁场,是城市创新的源泉。
这次,榆林赌的是未来。
我信,能赢。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