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陕西地名探源,西北五省文化脉络解析(一)

榆林 更新于:2025-07-20 05:55
  • 无闲101969346
    我从哪里来一一解读陕西地名之(一)
    陕西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五省之一。西北五省包括有: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陕西省下辖有10个地级市。陕北二市: 榆林市、延安市;关中五市: 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陕南三市: 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是西安,曾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建立政权。
    秦与秦国秦朝有关。秦孝公商鞅变法是秦由弱到强的转折点。“秦”字,下面是“禾〞,代表粮食,这个字可追根溯源到西周。
    我国神话传说中,粮食之神就被尊称为“后稷”,“后”是君王的意思,比如皇天后土。江山称社稷,“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周人特别善于种植粮食,周朝又以农立国,这正是受其始祖后稷的影响。后来,“稷”就成为农业发达的象征,从汉朝以来各郡县都设有稷神祭坛,成为国人最重要的祭祀场所之一。
    陕西为啥简称“陕”?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陕北、陕南和陕西,为啥没人说陕东呢?这个要从周召分陕说起。
    西周初年,周、召shào二公共同辅佐周成王,分陕而治。二公约定,石柱以东周公管理,石柱以西召公shào gōng管理。分陕石以西被称作陕西,"陕西"之名由此而来。

    "分陕石"原立于陕塬之上,也就是现在的张汴塬上,后来被移到了陕州城北城墙上,现在原件保存在虢国车马坑博物馆。它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块界碑石,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这也就是为啥陕州、陕县名字中都有“陕” 但都不在陕西省而在河南省三门峡市。

    当时天下由周公和召shào公共同治理,天下分为两部分,据史籍《左传·隐公五年》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shào公主之。”
    随着地名演变,陕西保留了下来,而陕东没有保留,陕即“陕塬”,后为的河南省陕县,后为陕州区。 陕州区原名陕县,于2015年3月正式更名陕州区,为三门峡市市辖区。
    今天的陕西是河南陕县以西的地区。
    陕,险,阻,隘,阨 ,这几个字都是“阝”左耳旁,与险要的地势有关,三门峡灵宝县附近有函谷关,是秦出入中原的东大门,地势险要,易守攻难。
    西安,人称十三朝古都。西周定都镐京,今有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统一大道。秦朝统一六国后定都咸阳(今属西安市),西汉王朝定都长安,隋和唐也都定都长安,今西安市下辖长安县,有长安大学。
    知道西安有个大兴医院吗?为啥以大兴命名呢?隋朝建立初年,仍以长安为都城,由于汉代以后的长安城历经沧桑、饱经战乱、凋残日久,已是江河日下,于是决定在汉长安城的东南方向的龙首原上创建一座新城,按照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命名为大兴城,是隋朝国都。在大兴城中轴线的北部营建大兴宫,作为隋朝皇宫。
    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因而西安有时称西京,洛阳称东都。长安,寓意长治久安。
    今天与大家共同从文字角度,命名角度,回味咀嚼探究了“陕““秦”“西安”的历史含义,感受陕西深厚悠远的历史文化。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