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老大”榆林悄悄换芯:一块煤先发电,再变烯烃,尾气炼氢,6000亿盘子七成来自化工,不再是黑灰代名词。
网友@矿三代留言:“爷爷挖煤,爸爸烧煤,我手机里监控的是煤制乙二醇的PH值,三代人一张牌照没丢,只是换了工位。”同步搜数据:2023榆林煤制烯烃产量占全国28%,陕煤榆林化学1800亿单项目税收抵宝鸡全年工业;隔壁鄂尔多斯8000亿GDP靠稀土+煤化双轮,房价五年翻番,本地人自嘲“矿在分红,我在供楼”。
唐山把钢厂烟囱刷白,河钢每生产一吨钢回收22立方米焦炉煤气发电,一年省出30万户居民用电。
攀枝花更不浪费,钒钛磁铁矿顺带提钴,动力电池级硫酸钴卖给川宁新能源。
最反差是大同,5G液压支架让老矿工改敲代码,风电光伏装机全省第一,煤巷变身数据中心冷通道。
五城同一道题:资源吃完怎么办?
答案写在产业链延伸率里——榆林把碳排卖成碳汇,唐山废气并网,攀枝花钢渣变3D打印粉末,鄂尔多斯煤矸石筑路,大同井下掏空间给云服务器。
谁还说矿坑只剩遗址?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