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以下是一些榆林的城市文化名片:
1. "榆林古城":榆林古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塞上明珠”之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2. "镇北台":镇北台是明代长城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之一。
3. "红碱淖":红碱淖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被誉为“塞上江南”,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4. "榆林府谷石雕":府谷石雕是榆林市的一项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5. "榆林秧歌":榆林秧歌是陕西省的一种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
6. "榆林剪纸":剪纸是榆林市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技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7. "榆林红枣":榆林红枣是当地的特产,以其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
8. "榆林羊肉泡馍":羊肉泡馍是榆林的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9. "榆林民间故事":榆林地区有许多民间故事,如《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10. "榆林方言":榆林方言是陕北方言的一种举报 -
近年来,榆林通过各种渠道打造了多张文化名片。电视剧《边关烽火情》是一张榆林文化名片,《大漠红柳》也是榆林的一张文化名片,《平凡的世界》也是榆林的一张文化名片,无论是那种形式的文化名片,纵观近年来榆林打造的文化名片,大型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算得上是佼佼者,但有的“名片”在宣传榆林上明显有些力不从心、掷地“无”声。
文化名片资源丰富
榆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榆林境内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春秋属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明朝设榆林卫,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
历史上,榆林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榆林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目前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殷墟之外商代晚期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辛庄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市8个县30个村庄战斗生活一年多,留下了大量的革命史迹。 全市现已查明的各类文物点达13883处,已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9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0处。全市国有馆藏文物近6万件(组)。全市现有博物馆、纪念馆21座,其中国有文物系统11座,这些丰厚的历史资源成为榆林历史的见证,也是榆林文化名片的独特资源,榆林的资源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榆林这座塞北小城近年来因为煤气油田等资源而享誉中国,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科威特”,除了这些资源,榆林的文化资源也不可小觑,仅刷新中华历史文明认知的石峁遗址就足以让外界对榆林的文化刮目相看。榆林是农耕文明、草原文明、黄土文明的交汇地,被誉为“小北京”,其文化魅力独特,只是在名片打造上尚欠“火候”,就但张张季鸾纪念馆而言,其开馆后能为榆林带来多少文化效应,还得以观后“效”。
特色文化名片
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就得有个叫得响的城市口号。如广州市:一日读懂两千年、内蒙古:美丽青城,天堂草原、福州市:福山福水福州游、成都: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 榆林有没有一张特色文化名片?“中国科威特”“ 驼城”“ 小北京”“ 能源新都”更有外界赋予的“小上海”,这些能不能算?这些文化口号能不能确切地代表榆林城市的形象、表达榆林的城市气质?能不能精准表达榆林的文化名片,榆林有没有一个文化口号,能最直接地表达着榆林的气质。 近年来,榆林因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日渐富庶起来,无论是自身宣传还是外界评价都离不开资源,然而,类似于“中国科威特”、“能源新都”这种镀金的赞誉之外,同时夹杂着“依托资源优势”、“一夜暴富”等苛责的评价。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城市有没有气质、要不要气质?榆林有没有文化名片,有没有几个城市名片口号能高度概括榆林的文化,能精准表达榆林的特色文化。榆林十二个区县文化,都各具特色,无论是红色文化还是边塞文化,榆林的文化名片呈现出多样性点,如何打造精品文化名片,如何整合一张榆林的文化名片。
神木县-----杨家将故里,陕西第一大面积县,西北第一经济强县。府谷县府谷县-----鸡鸣闻三省,能源工业强县。靖边县靖边县-----匈奴故都,石油之城。定边县定边县-----汉族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杂居地,马铃薯之乡。横山县横山县-----边塞重镇和革命老区。米脂县米脂县-----榆林中心城市后花园。文化县,美人县,英雄县,产盐县,小戏县,梯田县。绥德县绥德县-----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吴堡县吴堡县-----柳青故里,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清涧县清涧县-----路遥故乡,革命老区。子洲县子洲县-----以纪念革命烈士而设的县名。佳县佳 县-----中国第一红枣之乡,颂歌《东方红》故乡。榆林每一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有没有一张能让榆林叫得响的文化名片,尚需榆林各界和专家学者共同商榷。
多方合力打造新名片
如何打造榆林新文化名片,能让榆林享誉国内外,榆林的文化名片其实就是一张旅游名片,气质名片, 实现榆林的文化和产业捆绑,弥补榆林城市名片无声的不足。
榆林有着特色文化,但榆林在新时代也是能源城市,打造一张榆林文化名片,打造文化名片,就是向世人展示榆林的文化之美、传统之美、历史之美。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城市的特色则是文化特性的反映。文化对城市而言,既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决定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用文化引领未来,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城市的价值追求和战略选择。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也必然会有不同的景观、形象、空间以及氛围、气质、灵魂,从而使城市文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维也纳被称作“音乐之都”,济南又名“泉城”,景德镇乃是“瓷都”,这些都是城市特征的高度提炼,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唯一性。榆林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反映出文化的积淀;也要展现现实,反映城市文化内涵;更要昭示未来,反映城市文化创造。彰显榆林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创新。市民行为、公职作风、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都是彰显文化的着墨点。延安的“延安精神”、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上海人的“精”、北京人的“侃”、广东人的“灵”,这些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早已被社会普遍接受。彰显榆林文化,不但能打响榆林的城市名片,更能凝聚起榆林人干事业的热情、谋发展的激情,架构起属于榆林的城市精神。因为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文化高度决定城市高度,文化力量决定城市力量,文化影响力决定城市影响力。
在榆林全面转型升级的今天,榆林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更是迫在眉睫,榆林不仅要成为具备强大辐射力、带动力的经济体,更要成为具有强大文化影响力的区域性文化中心,不断彰显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出最响亮的文化名片。
举报